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計畫名稱:新能源電動車產學技術聯盟計畫主持人: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賴慶明特聘教授成果介紹:
電動車能帶動產業上下游,被看好為臺灣下一個更能促進整體經濟發展的護國神山和兆元產業。臺灣的汽車產業受惠於車輛智慧化的發展,以車載鏡頭、車用面板、行車電腦及車載資通訊系統為主力,產值快速提升,預估2025年有望突破新台幣6,000億元。國科會補助「新能源電動車產學聯盟」以車輛系統整合技術、電能轉換技術、再生能源技術、馬達驅動技術、電能監控與負載管理技術、電能效率提升技術為核心,於電動車、新能源及微電網等應用範疇提供產學服務能量。聯盟以全球市場為舞台,強調創新研發、產學合作與國際鏈結,以「每一項研發成果均對改善人類生活有實質意義」為價值目標,達成「立足臺灣,放眼世界」願景,第一期三年即締造達1億2,000萬元的產學合作和技轉金額之傲人成果。臺灣的進口能源佔總能源供給比例97%以上,能源安全體系相當脆弱。因此,「新能源電動車產學技術聯盟」致力於發展能源技術、提高臺灣能源供應的自主性。此外,為積極響應全球自然環境永續發展,保障國人健康安全,以及提升我國國際形象,聯盟致力於開發「高效率」且「潔淨」的能源技術,也因此致力於促成智慧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使其成為下一個新興的明星產業。聯盟與耕耘臺灣電動車領域的法人公協會成員緊密交流,如: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船舶研發中心、臺灣電力公司、臺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等,並每年籌辦「臺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研討會」,2021、2022、2023年三屆研討會共收錄近210篇論文、30家廠商參展、12場專題演講、超過1,500人次參與。此外,過去三年,聯盟已為產業培訓超過1,200位人才,透過與業界的交流及人才培訓,一方面可讓產業了解國內外最新研發成果,另一方面亦可透過業界的產學合作成功轉換成解決實務問題的關鍵技術。此外,聯盟於中興大學首辦電動車及綠能科技產業碩士專班,招生熱烈,為聯盟企業包括車王電子、亞力電機、漢翔航空、公信電子、起而行綠能以及國內相關業者積極培養電動車相關高階人才,在校學生可以直接經由聯盟的平台參與智慧電動車、電力電子、綠能、智慧機械產業和法人研究單位的合作專案、專業課程與演講,以加速人才養成,達到縮短產學落差、就學即就業之目的。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聯盟另邀請國際專家擔任顧問,也鏈結國外重要新能源電動車研究機構,如東京大學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神戶大學先進電力電子研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與產業交流,進而促成海外產業鏈結之機會。2023年,賴慶明教授前往日本推動會員道邦電子與神戶大學合作設立海外公司。
聯盟舉辦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研討會
輔導業者電動巴士之車道維持輔助系統技術成功商品化
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明訂自動化及智慧化設備項目的實施期程,要求參與示範計畫的車輛業者自2022年起,其市區公車、公路客運、國道客運等電動大客車車輛,皆應將「車道維持輔助系統」(LKAS)列為標準配備。透過聯盟的媒合及技術投入,輔導廠商會員華德動能(車王電子集團)、歐特明科技、道邦電子、寰宇宏科技等組成團隊,針對LKAS應用導向,開發車道偵測模組、電動輔助轉向控制系統模組以及車道維持系統控制決策模組,先後完成了車道偏移警示與控制、車道居中控制、追隨控制等技術,藉此整體提升了「國產電動巴士車道支援系統」之性能。
賴慶明教授協助聯盟廠商開發的電動巴士智慧化車道支援系統、不僅可達到自動駕駛Level 3等級,此成果也取得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的法規驗證報告,順利量產。
賴慶明教授指出,2023年全國共約685輛電動巴士掛牌上路,其中有160輛搭載聯盟技轉予廠商的技術,市占率約25%;可預期的是在政府積極推動下,2025年底前全國將有逾千輛電動巴士使用聯盟的技轉成果,估計產值規模超過新臺幣15億元。未來,希望能持續專注於研究與產學合作、拓展國際交流,並追求實務技術落地以創造社會價值為目的。
國產智慧化電動綠能割草車
鑑於國內生產的割草機仍屬汙染性較高的燃油油引擎驅動車機,聯盟在達成循環經濟的前提下,協助會員傳奕科技開發「智慧電動綠能割草車」的新產品。這套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儲能站、無線充電補給電能、物聯網及智慧化環境感知、自動安全避障等功能,並將透過創新性的農業科技服務商業模式如租賃服務、技轉服務、技術合作服務等多元管道取得獲利。這項產品獲得日本和美國方面的注目,此「MIT」的創新產品預計將能迅速進入國際的市場。
聯盟推動新能源車載技術,促進國內農業機具轉型電動化。
將研究和熱忱放在對的產業
聯盟主持人賴慶明教授表示,國科會「新能源電動車產學技術聯盟」達成了跨領域的整合,並創造臺灣新能源電動車的生態系,將對全臺灣的碳排減量有所貢獻。他說:「我們的目標和使命就是希望運具可以電氣化、自駕化、服務化,然後順水推舟,讓參與聯盟的廠商會員,不管是得到人才或是會員之間的合作,都能創造更大的成功。」面對電動車將成為臺灣下一個護國神山和兆元產業的必然趨勢,賴慶明教授全力培養能撐起這片新天地的人才和技術,透過產學合作來推動產業發展,將國科會產學小聯盟平台的效益發揮到極致。他說:「我們希望把研究和熱忱放在對的產業,在執行產學小聯盟計畫的期間為臺灣電動車產業形成一股階段性的力量。」 聯盟特別關注電動車生態系的發展,重視技術研發、產業鏈結、商務連結和人才培訓,透過培訓高品質人才進入電動車產業達成永續,並時刻協調產業的平衡,幫助連結商機,凝聚會員的向心力。當會員在臺灣將技術鍛鍊好,就可以出口到海外,學界老師也能與國際接軌,讓技術落地。賴慶明教授強調,電動車要重視安全、落地和人才的培訓,才能真正讓臺灣再塑造出另外一座護國神山和兆元產業。
114-03-03
智慧鞋墊開啟運動健康新時代 — 從足壓偵測到...
隨著智慧穿戴技術的迅速發展,運動健康領域迎來了一項創新突破-智慧鞋墊技術的應用。由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曾國維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透過國科會補助...
114-02-21
成大中鋼 高爐低碳煉鐵技術開發...
鋼鐵產業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石之㇐,對於現代基礎設施、製造業等領域的發展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當前,全球鋼鐵產業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降低碳排放...
113-12-17
AIOT運動大數據產學聯盟...
運動結合科技帶動健康產業已是全球趨勢,2024年政府推動「生醫結合ICT,推動生醫成下一個兆元產業,壯大健康產業成為第二座護國神山」,讓國人健康、讓...
113-10-07
美學創價品牌策略聯盟...
「創意產業」的概念發軔於英國,由於產值快速成長,在世界各國蔚為風潮。國科會「美學創價品牌策略聯盟」協同整合多家企業的資源,建立有效的平台結構,促使企...
113-09-16
智慧閱讀小聯盟...
全球教育產業產值逐年增加,根據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111年臺灣智慧學習產業產值調查報告》指出,111 -112年間臺灣「數位化學習」的產值高達新臺...
113-08-12
文字探勘與數位轉型服務產學聯盟...
新政府重視數位轉型,將藉此打造智慧的新臺灣,同時帶動臺灣第二次經濟奇蹟,而由此帶來的創新突破,亦可為企業再創佳績。 自從ChatGPT推出以後,引起...